專業設置
護理學本科
- 培養目标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堅持“五個融合”,着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培養符合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系統掌握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創新能力,具有國際視野與引領護理學科發展潛能的高素質護理學專業人才。 - 培養規格
護理學專業本科學制:四年。按要求完成學業者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總體包含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專業課程兩大版塊:
(1)公共基礎課程版塊包含公共必修課和通識教育課:公共必修課及通識教育課嚴格落實學校要求。
(2)學科專業課程版塊包含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提升課三個部分;①專業基礎課程包括基礎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護理學導論、護理倫理學等;②專業核心課程設置科學合理,極具護理學專業“臉譜”特征,包括基礎護理學、健康評估、内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産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6門;③專業提升課程中包括專業實踐課和專業選修課,護理管理學、護理教育學、護理研究、衛生事業管理、臨床畢業實習、專題論文等。
護理學碩士研究生
- 培養目标
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學風和團隊協作精神,立志從事護理事業的高級護理專業人才。掌握護理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及國内外研究前沿;具有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護理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熟練閱讀外文專業期刊、撰寫摘要或論文。畢業後能勝任臨床護理、管理、教學和科研等工作,能擔任醫科院校護理學專業教師。 - 學制
二年 - 主要課程
政治理論、基礎英語、醫學統計學、護理研究、護理學(護理理論與概念模式、高級臨床護理)、護理教育學、護理管理學、專業英語、醫學文獻檢索、教學實踐。 - 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課内時間為30學時。具體内容包括:(1)協助指導護理本科生的臨床生産實習或臨床見習;(2)在臨床講授2次小課;(3)組織2次護理查房。要求在學期間參加校内外有關的學術活動,并參加至少2次的學術報告。實踐結束後進行課堂教學考核。 - 臨床實踐
時間為2個月,選擇重症監護病房或一個專科病房進行,要求專科病房為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病房。目的是了解重症監護病房和模式病房中整體護理模式的應用,熟練掌握本專科臨床理論知識、各項技術操作以及該專科病人的整體護理,能獨立處理本專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臨床護理問題,達到同年資護師以上水平。具體方式:(1)進入專科病房參加臨床護理實踐,主管6-8張病床(重症監護病房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在高年資護士的指導下,擔任主管護士,獨立處理病人的護理問題;(2)每周參加教授醫療查房一次;(3)定期參加護理病例讨論;(4)參加專科新業務和新技術的學習。 - 學位授予
按要求修完我校護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計劃課程,總學分不少于30學分,其中必修課成績70分以上,選修課成績60分以上;臨床實踐和教學實踐考核合格;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通過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經我校學位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醫學碩士學位。
護理學博士研究生
- 培養目标
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質和科學修養,立志從事護理事業的高級護理專業人才。掌握護理學及相關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深入了解本學科的國内外現狀、發展趨勢和國際學術研究前沿;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和較強的臨床護理、護理教育和護理管理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英語),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并具有良好的翻譯和寫作能力,達到将論著向英文雜志投稿的水平;能理解本專業的英語學術報告并用英語表達個人的學術觀點。 - 學制
三年(全日制) - 主要課程
政治理論、基礎英語、多變量統計分析與軟件、護理學Ⅱ、衛生事業管理。護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在讀階段,如符合有關條件可由我校派往美國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訪問學習半年。 - 學位授予
按要求修完我校護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教學計劃課程,其中必修課成績70分以上,選修課60分以上;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通過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經我校學位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醫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