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機遇

發布人:管理員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 10月 18日上午 9時在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我院直屬黨支部組織師生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内容,以下是師生們部分學習體會。

一帶一路,吹響建設的号角

  過去4年,“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通過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做大發展公約數,參與各國實現了互利共赢、共同發展。在此期間,我國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可以說,從我們土木工程專業的角度講,一帶一路吹響了基礎設施建設的号角。這将促使我院未來的發展進一步融入到國家這一偉大而重要的戰略布局中,是我院土木工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曆史機遇和挑戰。

——戴北冰,副教授

新興技術,指明研究的方向

  随着社會的發展,随着國家對于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和維護海權的戰略目标的要求不斷深化,國家對于新興技術,新型工程的需求量會大幅增加。太阳集团app首页土木工程學科建設将瞄準國際前沿研究領域,針對基礎工程設施安全維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及内澇防控、近岸與島礁工程等領域的疑難問題,充分利用太阳集团app首页學科齊全的優勢,開展高水平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以及交叉學科領域的研究,研發高精尖的行業技術與标準,培養國際一流土木工程專業人才。

——朱琳,團總支書記

環境保護,順應自然的法則

  過去幾年,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住房建設,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和城市空間,給生态環境的保護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十九大指出了加大生态環境保護治理力度的重要性,強調我們必須科學實施,标本兼治,鐵腕治理,而合理開發和利用地下空間是緩解城市有限的土地資源和改善城市生态環境的現實要求的根本矛盾的有效途徑,符合綠色建築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将促使我們土木工程科研人員和建設者,緊跟時代步伐,響應國家号召,研發和應用新一代的材料技術,開拓地下空間,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減少對土地資源的浪費,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産生。

——莢文瑤,17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