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大人的榮光!我校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成守珍榮獲第48屆“南丁格爾獎章”

發布人:管理員

    據國際紅十字會官方網站消息,5月12日,全球護理界最受矚目的獎項、2021年第48屆南丁格爾獎章的獲獎者名單公布,第26屆中華護理學會副理事長,中華護理學會呼吸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護理學會理事長、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成守珍榮獲“南丁格爾獎章”。這也是時隔18年,廣東護理專家再次榮獲國際護理界最高榮譽。

    據悉,“南丁格爾獎章”是國際護理界的最高榮譽,每兩年頒發一次。今年共有來自18個國家的25名護士獲此殊榮,其中3名是中國護士。
 

1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網站公布獲獎名單
(來源:附屬第一醫院)

000    5月12日下午,在我校附屬第一醫院護士節慶祝大會上,得知獲獎消息的成守珍接受同事們的祝福和獻花時,激動得哽咽淚流。從事護理工作40年的她寄語年輕護士:“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砺前行。堅持和秉承南丁格爾的精神,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做好護理人該做的事情。”
     成守珍從事護理工作40年,積累了紮實的專業功底,一次次挑戰重症救護難關,多次牽頭或參與制定國家級和省級護理标準、規範、共識和指引。2020年2月7日,武漢疫情危急時刻,58歲的成守珍帶領131名醫療隊員奔赴武漢,收治最危重的患者,奮戰整整61天;2020年5月3日,剛結束休整的她又主動請戰,作為中國援塞醫療專家組中唯一的護士出征塞爾維亞。援鄂援外抗疫101天,成守珍眼角增添了皺紋,青絲變白發。
    有着23年黨齡的成守珍表示,無論是在馳援戰“疫”的過程中,還是在日常工作中,共産黨員都應沖鋒在前。“我們要牢記使命,展現擔當,舍小家顧大家,無愧于黨和人民的重托”,成守珍如是說。
 

 提燈“逆行”,白衣丹心

            ——記我校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成守珍

    2020年11月4日,太阳集团app首页梁銶琚堂,這裡正舉行“太阳集团app首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會上,我校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成守珍忍不住眼角濕潤。
 

1
▲成守珍在授課
(來源:附屬第一醫院)

    病毒突襲,這是一場聽不到炮火卻聽得見沖鋒的頑強阻擊戰。“打仗了,戰士肯定要上前線!”聽從心頭的召喚,58歲的成守珍義無反顧。
    武漢疫情危急時刻,她帶領131名醫療隊員逆行武漢,收治最危重的患者,整整奮戰61天。剛結束休整,她又馬不停蹄主動請戰,作為中國援塞醫療專家組中唯一的護士出征塞爾維亞。
    援鄂援外抗疫101天,成守珍心中“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信念越發堅定。她仍在時刻準備着,随時奔赴人民最需要她的地方。

救人“急先鋒”

    2020年2月7日,當飛機緩緩降落武漢天河機場,已是暮色蒼茫。熟悉的繁華城市此刻寂靜無聲,隻剩“武漢必勝”的霓虹燈标語不停閃爍。

 

1
▲附屬第一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
(來源:附屬第一醫院)

    “救人救急救命!”這天,附屬第一醫院131名醫療隊員乘坐當天唯一飛武漢的航班,緊急趕赴武漢支援,成守珍是其中為數不多的“60後”。
 

1
▲成守珍(左二)在教學查房
(來源:附屬第一醫院)

    她三次請纓後終于如願成行。

    2020年1月24日,醫院派遣第一支醫療隊馳援武漢時,成守珍就在護士名單中添上了自己的名字。考慮她的年齡和身體條件,醫院決定“讓年輕人先上”。

    大年初二,國家二次抽調醫療隊員奔赴武漢,她再次報名仍未獲批。元宵節前,醫院再次接到派遣醫療隊的緊急通知。她第三次請戰:“我帶的姑娘、小夥們在最危險的前方奮戰,我怎能不一起并肩戰鬥?”

    同事們毫不意外她的選擇——危難之際,“沖在最前”是成守珍的本色。從業39年,成守珍一次又一次出征,奔向最需要她的地方。

    災難的應急救援中,她沖在一線。2003年“SARS”突襲,成守珍堅守在臨床護理前線;2008年汶川地震,成守珍在後方全力組織地震重症傷員救治;2014年昆明發生暴恐事件,她作為國家重症護理專家組組長立即支援昆明……

    對口醫療幫扶中,有她的身影。她多次參加國家醫療隊和院士專家團隊,赴西藏、新疆、貴州等老少邊窮地區幫扶支援。2014年,在大雨泥濘的藏區山路上,她摔倒腰椎骨折,躺進了ICU。

    當時,鄰床的一名藏族女孩病情危急,成守珍忍着傷痛,指導當地醫護為她開展西藏山南地區首例持續性腎髒替代治療(CRRT)。8個小時裡,成守珍一直沒合眼,直到女孩轉危為安。

    2020年4月7日,在武漢戰鬥到最後的這支“特戰隊”終于凱旋。到機場迎接的同事們在看到成守珍的瞬間已淚目!去時她滿頭青絲,歸來已全白頭!

    武漢歸來的行李箱還未收拾,成守珍轉身又拎着它飛往深陷新冠疫情的歐洲塞爾維亞。作為中國援塞醫療專家組裡唯一的護理專家,她在塞爾維亞戰鬥了40天。

    2020年5月12日,國際護士節,也是現代護理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

    這一天,成守珍在塞國疫情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尼什度過,從早到晚開展疫情防控巡查。路途遙遠颠簸,頸椎腰椎疼痛,她隻能在軍車上躺一躺,一下車又立即精神抖擻投入工作。

    年紀大了,為什麼還總是沖在前面?“關鍵時刻退在後面,不是做人應有的擔當。”她語氣溫柔卻铿锵。
 

團隊“主心骨”

    “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沒見過護士的眼睛。”

    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護士是主力軍。成守珍帶領的這支131人的醫療隊, 就有100名是護士,其中大部分都是“80後”“90後”。

    大戰當前,挑戰前所未有。在武漢協和西院,團隊累計收治患者 246 例,其中重症危重症占比超過 90%。病情重、變化快,危急情況随時發生。

    “60”後成守珍在隊伍中年齡最大,卻經驗豐富、技術過硬,成為團隊裡的“主心骨”。

    “患者突然出現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直線下降!”2020年2月13日,一名患者病情急轉而下,必須馬上插管。新冠肺炎治療中,插管是最危險的操作,患者嗆咳會噴出大量帶高濃度病毒的氣溶膠。

    “這個操作我熟,我來!”在醫生完成氣管插管和深靜脈穿刺後,成守珍沒有一秒猶豫,“搶”走配合胃管插管的工作。

    穿着厚厚的防護服,戴着多層手套和口罩,護目鏡開始模糊,凝結的霧水從鏡片緩緩流下,她隻能透過縫隙艱難往外看,手上的操作卻一氣呵成,患者生命體征很快平穩。此時,成守珍早已汗流浃背。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護理要求高,很多狀況沒有先例可循。但成守珍底氣十足——“20年的ICU聯合查房,什麼情況沒見過?”
 

1
▲成守珍帶領護士們查房
(來源:附屬第一醫院)

    2000年,剛擔任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成守珍就建立了每月醫護ICU聯合查房的制度,堅持了20年。這一制度也被她帶到武漢的隔離病房。

    在她組織下,醫生護士每周共同讨論救治重點難點,攻克了一個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護理難題。

    機械通氣、俯卧位通氣、CRRT、PICCO 血流動力學監測、密閉式吸痰……一項項先進重症救護技術,提高了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漂亮的成績源自紮實的功底。從業40年,成守珍積累了深厚的專業底蘊,一次次挑戰重症救護難關,多次牽頭或參與制定國家級和省級護理标準、規範、共識、指引。

    護士生涯的兩場“戰役”,成守珍記憶猶新。

    1998年,醫院組建内科重症監護室,她就毅然挑起護士長重擔,剛開區便帶領團隊連續奮戰10餘小時,配合完成了全麻及體外循環下雙肺大容量肺泡灌洗術。

    2018年,她帶領護理團隊,将體外膜肺氧合技術(ECMO)應用于一位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年輕患者,最終使患者轉危為安。

    “當每一名患者被我們救活,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成守珍說。

細心“大管家”

    “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從武漢歸來已經7個月,每次聽到這一語音,成守珍仍控制不住心頭顫抖。

    在武漢的隔離病房,護士需要24小時值班。淩晨2點,正是班車送夜班醫護人員回酒店,再接上輪班隊員去醫院的時間。

    倒車提示聲在寂靜的深夜分外鮮明,叩擊着成守珍的淚點。她心疼手下的護士們——酒店離醫院遠,加上穿脫防護服費時,每值一次班,就意味着要在8個多小時内不吃不喝。但無論多辛苦,年輕人們都沒有喊過累。

    彼時的武漢,疫情仍然嚴峻。作為醫療隊的“大家長”,肩負着“一個都不能少”的使命,隊員們的安全成為她最操心的事。

    抵達武漢的第二天下午,第一批醫護就要進艙工作了。成守珍親自拿着剪刀,幫有需要的護士們一一剪短長發,減少暴露風險。

    做了多年醫院護理部主任,成守珍的細緻是出了名的。隔離病房裡有綠植,搬走!冰箱裡麻醉藥等高危藥品?立即清走!“搶救患者的節骨眼上,不能出意外,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要預先考慮到危險。”她說。

    在武漢,她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總結出管理制度,規定醫護人員必須“出雙入對”,每個隊員上車的時候必須要報告當天的情況,細到有什麼不舒服,吃了什麼東西;在隔離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分别設搶救室,一旦醫護發生意外,馬上能夠得到及時有效處理。
 

1
▲成守珍
(來源:廣州日報)

    嚴格的管理措施下,是一顆對生命負責的溫柔心。

    在隔離病區,患者見不到親朋,難免恐懼、焦慮和孤單。每次進入病房,成守珍都會輕柔地向患者們問好,問一問他們的需求,聊一聊家常,輕輕拍一拍患者的肩膀。

    有老人牙齒不好隻能吃流食,她天天從駐地帶粥到隔離病區;患者頭發長了,她親手為患者理發;她還帶着隊員們一起制作祝福卡和慰問卡,親筆寫上祝福,送給每一個患者。

    “想看一眼摘下口罩的成老師。”協和西院隔離病區心願牆上,很多患者寫下同樣的願望。“雖然我看不清你的臉,但是我能感受到你火熱的心。”一名患者動情地說。

    在準備為一名危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時,細心的成守珍注意到,鄰床患者十分恐懼。她走過來,輕輕握住他的手,無聲地傳遞着勇氣。“這對你們來說這是個小事,對我來說卻很重要。”患者出院後,通過兒子寫來感謝信。

    “盡力提高護理之标準”“務謀患者之福利”……從業40年來,成守珍将南丁格爾誓言悟于心、踐于行、落于實。如今,“60後”護士成守珍,依然步履堅定輕盈。

人物簡介
 


 

    成守珍,1962年出生,中華護理學會第26屆副理事長,27屆呼吸護理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重症護理專業組組長,第47屆國際南丁格爾獎章候選人;國家衛生健康标準委員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衛健委醫管所第一批醫院評審評價專家;《中華護理雜志》、《中國護理管理》雜志副主編;廣東省護理學會理事長、重症護理專委會主任委員、護理質控中心主任、政協委員、科協常委。曾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抗疫巾帼先鋒”“全國優秀護理部主任”“五一勞動獎狀”“最美科技工作者”“三八紅旗手标兵”“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等多項榮譽稱号,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初審:何笑霞

審核:徐俊梅

審核發布:陳昌齡